[產品召回] 市面上236萬個充電寶召回:供應鏈隱患浮出水面

6月28日上午,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1、T2航站樓內,大量旅客正在辦理值機手續。
與往常不同的是,樓內防爆檢查通道、值機區域以及安檢通道等位置,紛紛設置了“攜帶充電寶乘機須知”告知牌,告知牌明確提醒乘客:無3C認證標識、3C標識不清晰或屬於召回批次的充電寶,禁止攜帶登機。
而在安檢通道前的“充電寶自棄筐”內,不少充電寶被旅客自棄。這些充電寶大多沒有“3C”認證,其中還有壹部分屬召回批次。自棄筐上貼有文件,列舉了需被召回的充電寶品牌和型號。除羅馬仕(ROMOSS)和安克(Anker)兩個品牌外,還有近40個品牌、60余個型號的充電寶被禁止攜帶登機。
據悉,此次按照民航局“新規”執行檢查的僅限搭乘國內航班的充電寶,相機、無人機等設備仍按原標准執行,國際航班也按原標准執行。如旅客攜帶了不符合新規的充電寶,可選擇自棄、由家人帶回或通過寄快遞等方式處理。
此外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機場內,也正發生著上述情形。而此番舉措背後,是移動電源行業近期頻繁被曝出的安全問題。
過去半個多月,壹場風暴席卷了整個充電寶行業:6月13日起,北京多所高校下發通知,要求師生排查並舍棄羅馬仕20000mAh充電寶,理由是該型號在使用過程中較其他品牌更易發生自燃或爆炸。
6月16日起,羅馬仕與安克相繼發布緊急召回公告,宣布將分別召回49萬余個和71萬余個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,創下國內充電寶召回規模的新紀錄。兩家企業披露的召回原因均指向電芯缺陷,這些產品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出現異常發熱甚至燃燒風險。
從高校專項排查到機場禁運新規,充電寶安全問題持續發酵,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。這壹系列事件猶如壹記警鍾,暴露出千億級移動電源市場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,促使行業重新審視產品質量監管體系。
快遞拒收、航班拒運,充電寶陷安全危機
伴隨著充電寶召回事件不斷發酵,中國民航局也發布了緊急通知,自6月28日起,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、3C標識不清晰以及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。
作者梳理發現,今年以來,至少發生過15起旅客攜帶充電寶在飛機上起火冒煙事件。比如,今年3月,壹架從杭州飛往香港的HX115航班在途中發生起火,法國航空事故調查局(BEA)報告指出,起火源為壹塊發生熱失控的充電寶,型號為20000mAh,品牌為羅馬仕。
第叁方投訴平台黑貓數據顯示,針對羅馬仕的投訴近2500條,涉及鼓包、發燙、充不進電等問題。
中國民航局第贰研究所危險品中心的高級工程師韓壹秀介紹,常見的充電寶內部大多采用鋰離子電池,而鋰離子電池被國際標准列為航空運輸第九類危險品(聯合國危險品編號UN3480)。其化學性質較為不穩定,即便在地面相對穩定的環境中,壹旦操作不當,也可能觸發鋰電池熱失控,進而使充電寶出現冒煙、起火的情況。
在空中飛行過程中,機艙內的壓力和溫度並非恒定,壹直處於動態變化之中,再加上飛行過程中不時出現的顛簸、振動等情況,這些環境變化會顯著增加鋰電池熱失控風險,從而進壹步提高充電寶冒煙、起火的概率。
6月21日,劉傑得知安克充電寶召回的消息後,立即在交易平台提交了申請。客服審批通過後,給他寄送了壹個“保護袋”,並短信告知他快遞員將上門取件。然而,快遞公司隨後致電告知他,充電寶屬於違禁品,要求取消訂單。
壹時間,劉傑不知該如何處置手中這塊存在安全隱患的充電寶,至今它仍放在家中。
[物價飛漲的時候 這樣省錢購物很爽]
分享: |
注: | 在此頁閱讀全文 |
延伸閱讀 | 更多...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推薦: